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5-07-07 09:59:38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1 字体: [ 大 中 小]
2020年8月的一个闷热午后,陈志远在黄浦商务区的一间办公室里签下了一份投资协议。空调的冷风没能驱散他手心的汗水,钢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显得格外清晰。这份与“尚艺美业”签订的《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他出资20万元用于公司开设新门店,公司承诺一年半内回本,否则将补足差额并按年利率8%支付利息。
陈志远仔细翻看过协议条款,又查看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过往业绩。公司创始人李成展示的门店照片光鲜亮丽,客户评价也多为好评。作为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的财务主管,陈志远自认为对数字和风险有着敏锐的判断。这笔投资若能如期回本,正好可以解决女儿明年上国际学校的学费问题。
转账完成后的头几个月,李成定期发送新店装修进度的照片和视频。照片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效果图上时尚的装修风格,都让陈志远对这笔投资充满期待。偶尔路过正在装修的门店,他都会驻足观望,盘算着未来的收益。
然而到了2021年夏天,约定的第一次分红日期悄无声息地过去了。陈志远开始频繁联系李成,对方的回复从最初的“财务流程延误”逐渐变成了“新店运营需要时间”。11月,陈志远的账户终于收到一笔7.25万元的转账,备注写着“首期收益”。当他再次询问剩余款项时,李成的电话开始经常无人接听。
2022年元旦过后,陈志远决定亲自去门店查看。导航显示的目的地是一家已经改头换面的美容院,新店主对“尚艺美业”这个名字一脸茫然。回家后,陈志远立即查询了企业信用信息,屏幕上赫然显示“尚艺美业”已于1月5日完成简易注销,申请材料中明确声明“无债权债务”。
陈志远拿着打印出来的企业注销信息,坐在书桌前反复核对。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投资协议上的公章和法人签名此刻显得如此讽刺。他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李成时,对方信誓旦旦地保证资金周转只是暂时遇到困难,而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消失了。无奈之下,他求助到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律所指派律师杨洋代理此案。
冠领律师介入此案后,第一时间梳理关键信息:公司股东李成、袁飞等五人在注销时出具《全体投资人承诺书》,承诺企业无未了结事务,否则由全体投资人承担责任。这纸承诺,成了案件的突破口。律师深知,要让股东为公司债务买单,必须夯实证据。律师指导陈志远整理出完整的证据材料,从《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入手,明确投资金额、回本期限及利息约定;银行转账记录与公司出具的收款凭证相互印证,证实20万元投资款已实际支付;微信聊天记录和部分回款凭证,则清晰呈现公司仅返还7.25万元的事实。
针对公司注销这一关键节点,律师前往市场监管局调取工商内档。档案显示,公司注销适用“无债权债务”情形,注销公告期为2021年7月5日至25日,而股东们在《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中签字确认“清算工作已完结”。但陈志远的12.75万元债务显然未结清,这份承诺恰恰成了股东们需承担责任的铁证。随即,律师将李成、袁飞等五人列为被告,代理陈志远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五名被告未到庭应诉。冠领律师向法庭完整呈现证据链,逻辑清晰地阐述了股东应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律师强调,《全体投资人承诺书》是股东向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公信力的承诺,现公司存在未结债务,股东必须依约担责。
2023年,经法院审理,判决李成、袁飞等人共同返还陈志远投资款12.75万元,并按年利率8%支付相应利息。
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陈志远悬了近两年的心终于落地。从公司注销导致维权无门,到锁定股东责任成功追回欠款,冠领律师以专业的法律分析和充分的证据准备,为当事人劈开了维权路上的荆棘,让投资权益在法律框架内得到了切实保障。(文中除冠领律师外均为化名)
撰稿人:毛梦遥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