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5-04-27 10:44:55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7 字体: [ 大 中 小]
中国人常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但商场如战场,当信任被一次次拖欠的货款消磨殆尽,昔日的合作伙伴也可能对簿公堂。2023年的冬天,江苏苏州某技术公司的办公室里,负责人朱辉(化名)盯着电脑屏幕上某材料公司发来的又一封延期还款邮件,眉头紧锁。窗外寒风呼啸,玻璃上凝结的雾气仿佛映照着他逐渐销蚀的耐心。
时间倒回2014年,技术公司与材料公司因一批进口锯片材料结缘。在一次行业展会上,材料公司的采购经理热情地握住朱辉的手,拍着胸脯保证:“朱总,咱们合作讲究的就是诚信!你就放心把货卖给我吧!”朱辉见他言辞恳切,态度真诚,再加上对方给出的采购量确实诱人,便与材料公司开始了生意往来。
最初的几年里,材料公司付款爽快,双方还以“兄弟”相称。然而自2021年起,材料公司的财务开始“掉起了链子”货款从延迟一周变成拖欠数月,每次催款,材料公司总以“行业不景气”“资金周转困难”等理由搪塞,欠款数额一步步累积到60万元。2023年6月,在技术公司的强烈要求下,双方签订了还款协议,材料公司承诺分期清偿欠款。可签订协议依然没有太大作用,材料公司仅象征性支付了5万元,剩余55万元再度石沉大海。
催讨无果后,忍无可忍的技术公司决定请律师助力维权。经过多方打听,技术公司来到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冠领律所经过研判接受委托,指派律师刘玲代理此案。
接手案件后,律师首先全面梳理了双方的交易记录和往来函件。仔细研究案情后,律师发现材料公司虽然资金周转困难,但整体经营状况尚可,完全具备偿还能力。基于此,律师首先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成功冻结了材料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律师代理技术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很快,材料公司主动联系技术公司寻求和解,但始终无法给出具体有效的还款计划。对此,律师从法理、情理等多个角度,向材料公司讲解了合同履行的法律义务、违约责任及拒不还款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多番劝解后,材料公司的态度逐渐缓和,答应先支付技术公司一半的货款28万元,剩余的则分期按月支付。
2024年8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材料公司同意于2025年2月之前分期支付技术公司货款55万元。
对此结果,技术公司非常满意。不过,冠领律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建议技术公司待收到对方的28万元货款之后再将其银行账户解封,以确保后续还款计划的顺利执行。技术公司深以为然,充分感受到了律师的细致与负责。
随着货款的全额支付完毕,朱辉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切身体会到:在商业往来中,诚信是基石,而专业的法律护航,则是维护权益最坚实的保障。
撰稿人:陈雨欣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