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TEAM
400-9988-666
2025-04-29 10:50:58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8 字体: [ 大 中 小]
2023年2月,男子孟某在深圳市某区商场购物时,因琐事与被害人沈某发生口角,双方肢体冲突升级,导致沈某左耳廓部分缺损,构成轻伤二级。案发后,孟某被深圳市某区警方以涉嫌故事伤害罪为由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孟某的家属通过多方咨询,最终委托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代理此案,律所指派律师卢显颖担任孟某的辩护人。家属表示对案件的刑事后果深感担忧,希望尽快厘清孟某法律责任,争取从轻处罚。律师接案后第一时间与办案机关对接,调取案卷材料查阅,并预约会见当事人,全面梳理案件细节。
律师在了解大致案情后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该罪量刑时需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自首、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情节是减轻处罚的关键因素。此外,《刑法》第72条明确,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无再犯罪危险,可以宣告缓刑。
本案中,孟某在案发后明知他人报警仍滞留现场,如实供述罪行,符合自首的法定要件。同时孟某自愿认罪认罚,主动赔偿被害人40万元并取得谅解,显著降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律师结合法理与实务指出,此类因偶发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若行为人无前科且具备矫正条件,适用缓刑更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案件初期,公诉机关基于轻伤二级的损害结果,建议判处孟某实刑有期徒刑六个月。律师多次会见孟某,确认其自首情节,并发现案发时被害人亦存在一定过错。监控录像显示,双方争执系因言语冲突升级为互殴,沈某曾主动持衣架击打孟某同行人员。律师据此调取商场监控、医疗记录等证据,整理成完整的证据链提交检方。
然而,检方认为双方过错程度相当,未予采纳。面对僵局,律师转向类案检索,整理近三年深圳市同类案件判决书,发现类似情节案件缓刑适用率超六成。随后律师连夜撰写《关于孟某故意伤害案适用缓刑的论证报告》,从法理依据、司法惯例、社会效果三大方面论证缓刑可行性,并附上十余份类案判决。
为争取检方支持,律师先后多次与承办检察官当面沟通,强调孟某系初犯、偶犯,赔偿金额远超同类案件标准,且孟某实际上是香港居民身份,其在深圳无固定住所,若判处实刑可能引发跨境执行难题。最终,检方认可律师观点,调整量刑建议为“有期徒刑六个月,可适用缓刑”。庭审阶段,律师进一步提交被害人谅解书、赔偿凭证等材料,结合孟某的当庭悔过态度,最终说服法院采纳缓刑建议。
2023年7月,深圳市某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孟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无需入狱服刑,缓刑考验期内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本案通过专业辩护,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撰稿人:李晓雯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