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TEAM
400-9988-666
2025-08-04 09:24:38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18 字体: [ 大 中 小]
炎炎夏夜,深圳市某区的一家小酒馆内,一场朋友间的宵夜聚会意外演变成冲突事件。鹿某因酒后行为不雅,遭到同行友人陈某的斥责。双方争执过程中,鹿某与上前劝阻的另一朋友王某发生了肢体冲突。事后经鉴定,双方的伤情均被认定为轻伤二级。
鹿某涉案后,其家属联系到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表达了厘清责任、避免不当刑事处罚的迫切愿望。律所接受委托后,指派律师江昊晨担任鹿某的辩护人。律师介入后,通过深入剖析案件实质与专业沟通,最终推动深圳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对鹿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在法律定性论证中,律师着重强调了本案的特殊性。律师分析指出,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虽以伤情结果为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标准。具体到本案,冲突发生于特定朋友群体内部,源于酒后琐事争执,具有偶发性,社会危害性较小。而且,据监控录像显示,冲突地点在店铺内,争执过程中有人故意关闭卷帘门阻隔外界,这不仅中断了关键影像,更暗示鹿某当时可能处于被多人围困的心理高压状态。
另外,最高检、公安部在《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牢牢把握轻伤害案件的案发特点,把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作为履职办案的重要任务”,这一精神正是为此类特定情境下的冲突预留了法律空间。结合鹿某无前科、有固定职业,以及双方互有损伤且过错交织的特点,律师认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低于一般街头暴力,更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制范畴,是否需动用刑罚需极其审慎。
办案过程中,律师展现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务实的沟通策略。经过反复核查监控细节,律师精准捕捉到“卷帘门被刻意关闭”这一关键疑点,据此在法律意见书中明确提出案件事实存疑,尤其是门后冲突细节及鹿某伤情成因需进一步查明,有力质疑了单方归责的合理性。
同时,律师深知取得被害人谅解对争取不起诉至关重要,遂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客观地向被害人王某分析案件性质系朋友间偶发冲突,阐明鹿某的悔悟态度及认罪认罚意愿,并指出刑事程序的漫长可能会对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消耗。经过律师耐心细致的劝导与释法说理,王某最终同意签署《谅解书》,为案件带来又一转机。
通过细致的证据整理与法理剖析尤其是对“情节显著轻微”这一法律要件的深度阐述、对封闭环境下施压因素的揭露,以及认罪认罚和谅解情节叠加效果的分析律师向检察院递交了全面且详实的法律意见。
最终,深圳市某区人民检察院认定鹿某虽涉嫌故意伤害,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且具备认罪认罚、获得谅解等情节,依法决定对鹿某不予起诉。此案结果不仅使鹿某免于背负犯罪标签,更凸显了专业律师在复杂冲突中洞悉表象、精准把握法律实质要件的能力。这一案例提示公众,法律在惩治犯罪的同时,亦注重对个案情节的实质考量;而在遇到纠纷时保持克制,以理性取代冲动,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之道。
撰稿人:许少清
审稿人: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