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胜诉案例

TEAM

黄金加工引发争议,冠领律师全力辩护助嫌疑人无罪获释

2025-04-18 10:53:16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22 字体: [ ]

2024年,深圳市某区一家黄金加工商户因与合作方在黄金数量核算方面存在差异,被指控涉嫌诈骗罪。合作方向警方报案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商户接收了其提供的黄金板料进行加工销售,但由于账目混乱,导致数公斤的黄金“神秘消失”。同时,合作方还主张扣押店铺内的两公斤黄金饰品。

案件立案次日,商户负责人张某紧急联系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张某称合作方突然报案令其措手不及,店铺黄金被扣押、账户遭冻结,企业经营陷入停滞。律所指派律师张弦担任张某的辩护人。律师接案后整理出双方合作协议、交易记录等材料,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厘清案件性质。

黄金加工引发争议,冠领律师全力辩护助嫌疑人无罪获释

律师在大致了解案情后指出,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成立诈骗罪需同时具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目的”及“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三个要件。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纠纷与诈骗罪之间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具备“非法占有目的”,而该目的需通过客观行为进行推定,例如资金真实用途、还款能力以及事后态度等方面。

本案中,律师指出三项关键之处:其一,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明确约定以黄金总量为基数按月支付固定利息,案件本质属于借贷或合作分成关系,控告人持续两年收取利息的行为印证其认可合作模式;其二,微信聊天记录中的对账单以货币形式结算债务,表明双方实际以资金流转为核心,黄金仅为合作载体;其三,商户同时与其他供应商合作,黄金混同加工后无法区分权属,账目混乱系经营问题,无确切证据证明商户故意侵吞特定黄金。综上,案件缺乏诈骗罪必需的“非法占有故意”,属典型民事债权债务纠纷。

介入案件后,律师一周内完成多项核心工作。首先会见当事人还原合作细节,调取两年间37份合作协议及数百页微信记录,同时向办案机关提交《不予立案法律意见书》。然而,初期沟通阻力重重。侦查机关认为“黄金短缺”即证明商户存在非法占有目的,且扣押黄金与控告人提供的板料特征一致。

黄金加工引发争议,冠领律师全力辩护助嫌疑人无罪获释

律师并未因此气馁,而是积极地重构证据链。首先,律师发现一份极为关键的对账单,在这份对账单中,控告人亲笔确认的是“应收款项”,而并非“应收回黄金”,这一发现直接有力地印证了货币结算的本质所在。其次,律师委托第三方的鉴定机构对被扣押的黄金成分进行了细致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这些扣押的黄金与多家供应商所提供的板料金属的配比是完全一致的,无法对其归属进行特定化的认定。最后,律师对双方的银行流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梳理结果证明商户持续支付利息至案发前,主观上无逃债意图。

除此之外,律师多次约见办案人员,结合《最高检关于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中“慎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的规定,强调本案若采取刑事处理方法将违背司法谦抑性原则。在审查批捕阶段,律师提交23页的《撤案申请书》,附卷证据达200余页,最终推动检察机关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补充侦查。历经两次退查后,侦查机关采纳律师意见,认定本案无犯罪事实。

2025年初,深圳市公安局某区分局正式出具《撤销案件决定书》,解除对当事人的强制措施,发还扣押黄金。案件不仅挽救了一个企业的生存,更彰显了刑民界限的司法理性。

判决书

撰稿人:李晓雯

审稿人:张冠彬

上一篇:冠领律师代理广东深圳诈骗案,依法辩护助嫌疑人无罪获释 下一篇:冠领律师代理广东广州诈骗案,助嫌疑人成功获得不予批捕决定